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談華樓,男,瑞昌市人,1966年1月10日生,1988年7月畢業于江西師范大學政教系?,F為九江一中政治教研組組長,中學高級教師,全國優秀思想政治課教師,全國“十一五”教育科研先進工作者,全國“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候選人,江西省特級教師,江西省高中政治學科帶頭人,江西省師德先進個人,九江市教學明星,九江市教育先進工作者,九江市師德師風標兵。兼為江西省新課程實驗工作專家指導成員,江西省中小學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江西省高中政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西省教育學會中學政治課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九江市教育學會中學政治課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教育教學概述:
一、旗幟鮮明,用正確的理想信念激勵學生
1. 利用學科優勢,引導學生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能正確地認識和處理了授業與傳道的關系,認為純粹的知識的學習,并不能夠保證學生真正能夠學好專業。課堂經常正視現實生活中的思想道德沖突,注重通過典型事例的分析,釋疑解惑、循循善誘,傳遞正能量,幫助學生認同正確的價值標準、把握正確的方向,啟發學生自省、自律,不斷提高思想道德認識、思想道德判斷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引導學生成為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
2. 利用校園陣地,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
(1)“踏實做人,用心做事”的班級管理理念。教育學生踏實做人,要講道德,講誠信;用心做事,要符合規律,講效率。教育學生以誠信為重點,注重加強社會公德、個人品德的修養,要在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在個人與社會關系的處理中實現人生價值,在砥礪自我中實現人生價值。
(2)“有情有義,有德有才”的班訓。中國先哲提出的“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位,其殃必大”、“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的古訓,教育學生要有情有義,有德有才,并將其具體貫徹到日常行為之中。
(3)班報——《韶華引》是班級管理的一大特色。班報內容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內涵豐富,形式活潑,既真實記錄了學生的生活,又讓大家有了班級認同感和歸屬感,通過正能量激發了大家的青春活力。班報得到了學校領導、家長和學生的認可。
(4)主題班會是班級管理的另一特色。無論做什么事,必須首先明白它的價值,只有這樣才會使我們以飽滿的熱情積極地去實施,賦予我們的工作以意義,否則,沒有意義的工作是枯燥的、乏味的。因此,每周的班會課我會確定一個鮮明的主題,傳遞正能量,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二、以身作則,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領學生
1.在關系處理上展現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
與家長建立了良好的互信關系,在學生的健康成長、學會做人、關注學習過程、學會傾聽、理解學生等方面與家長達成了共識。與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關心愛護學生,關心學生健康,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從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引導學生處理好與自己的關系,既要樹立信心,又要認識無知的一面,不要做井底之蛙。要做一個勇于解剖自己的人,做一個勇于承擔責任的人。
2.通過閱讀提升知識修養和文化品位,豐富人格魅力
讀書已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在讀書中不斷實學科知識,豐富了課堂教學,提升文化品位、豐富人格魅力。他保持每天不少于1小時的讀書時間,不僅看一些專業書刊雜志,還經??匆恍┓从成罘椒矫婷娴姆菍I的書,特別是反映人們精神狀態的文史哲之類的書。認為在基本物質生活有保障的前提下,人更多地還是在追求一種精神的生活。
3.在平凡崗位上的堅守,對職業的忠誠和熱愛
在教育市場化面前,從不有償家教,淡泊名利,堅守平凡的教學第一線,辛勤耕耘。清楚自己想追求什么,想實現什么。教學不僅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事業,老師要有超越教書匠的勇氣,要保持對教育事業的忠誠與熱愛,讓教育激情永遠燃燒。要想在物欲同人格的較量中把握住自己,就應該有自己的精神追求。
三、潛心鉆研,用扎實的學識功底啟迪學生
1.用刨根問底的追問打下扎實的知識功底
在教學中,非常重視讓學生對學科的來龍去脈有一個客觀全面的把握,注重從古今中外詞源演變、研究主題、學科前沿等方面進行分析教材。對每一個知識點的教學都讓學生提出隱藏著的問題,再進行層層探究。
2.用實踐性和開放性鍛造過硬的教學能力
課堂教學注重實踐性和開放性。牢固樹立實踐育人的理念,不斷拓展和更新課程資源,精心組織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自覺廣泛的社會實踐中思想情感得到熏陶、道德境界得到升華、政治覺悟得到提高。
3.用豐富的生活素材形成科學的教學方法
平時比較重視研究教法,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課堂盡量立足于學生現實的生活經驗,著眼于學生的發展需求,把理論觀點的闡述寓于社會生活的主題之中,將學科知識與生活現象、理論邏輯與生活邏輯有機結合。引導學生從現有知識經驗出發,培養自主獲取新知識的過程與方法;用富有意義的案例來呈現問題,提供問題發生的情境和分析問題的思路,以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活化知識,以學生生活邏輯為主導,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態度及情感的和諧發展。
四、言傳身教,用博大的仁愛之心關愛學生
1.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真情寬容學生
積極引導學生在面對集體、社會和他人的問題中,樹立心中有集體、心中有祖國、心中有他人的意識,注重培養樂于助人、團結友善的精神。經常提前十分鐘到班,與同學們談心,耐心回答學生的各種問題。
2.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用真心尊重學生
形成了“教育是成就幸福人生的神圣事業”的觀點,認為教書育人既是展示教育者的生命之美,又要成全受教育者的生命之美。重視研究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注重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善于聽取不同意見,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學生的意見。
3.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用真誠理解學生
從不以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標準,注重學生全面發展。根據學生的特點,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特長,引導學生從自身實際確定學習目標,學會“縱向看發展,橫向找差距”,幫助學生樹立自信。
市級以上榮譽:
1998年,九江市“優秀教師”
2007年,九江市“教育先進工作者”
2008年,九江市“師德師風標兵”
2008年,江西省教育廳“新課程實驗工作專家指導成員”
2009年,九江市教育學會中學政治課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2009年,第五屆江西省教育學會中學政治課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
2010年,九江市“教學明星”
2011年,江西省教育廳“江西省中小學教學指導委員會第二屆成員”
2011年,江西省“骨干教師”
2011年,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德育分會“優秀思想政治課教師”
2011年,教育部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十一五’教育科研先進工作者”
2012年,江西省高中政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13年,江西省第二批“高中政治學科帶頭人”
2014年,九江市教育系統“優秀共產員”
2014年,江西省“師德先進個人”
2014年,第六屆江西省教育學會中學政治課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
2015年,全國“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候選人
2015年,江西省第七批特級教師
科研課題:
主持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中小學校本課程資源的研究與實驗》的子課題《高中政治閱讀》2006年11月結題。
主持的江西省《高中政治課思想性拓展研究》2007年11月結題。
主持的江西省《高中政治課堂效果研究》2013年11月結題。
學術論文(省級):
《由一則促銷廣告的變化引發的思考》(《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03年特刊)
《走近哲學》(《教學研究與實驗》,2006年第19期)
《對“哲學基本問題“的思考》(《教學研究與實驗》,2006年第19期)
《中國人信仰初探》(《教學研究與實驗》,2006年第19期)
《我和我周圍的世界》(《教學研究與實驗》,2006年第20期)
《迎接首次新課程政治高考的“三部曲” 》(《江西教研》,2011年第3期)
《充分利用學生的文史知識,增強政治課堂的說服力》(《普通高中新課程思想政治學科教學實施指導與典型案例》,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年)
《新課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的備課反思》(《普通高中新課程思想政治學科教學實施指導與典型案例》,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年)
《貨幣內容修改的瑜與瑕》(《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4第8期)
《高考試題應兼顧導向性與科學性的統一》(《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5第7期)
論文(市級):
《把握文綜高考走勢,改進課堂教學》(《九江教育》2002年第6期)
《九江市2003年二模政治學科試題分析》(《九江教研》2003年第3期)
《研讀考試大綱,提高復習效率》(《九江教育》2006年第4期)
《如何把握教材中關于民主集中制的表述》(《九江教育》2006年第6期)
《打破思維定勢,培養辯證思維》(《九江教育》2007年第4期)
《理論聯系實際,注重思維過程》(《九江教育》2008年第5期)
《例說高中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九江教育》2008年第6期)
《九江市2009年二模政治試題分析》(《九江教研》2009年第2期)
《九江市2010年二模政治試題分析》(《九江教研》2010年第2期)
《從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探究通往幸福的途徑》(《九江日報》2011年3月23日)
《找準問題,提高復習迎考效率》(《九江教育科學研究》2011年第4期)
《2011年高考試題對教學的啟示》(《九江教育科學研究》2011年第10期)
《夯實基礎,把握主題,提升能力》(《九江教育科學研究》2012年第4期)
《活化知識,重在理解》(《九江教育科學研究》2013年第11期)
《正視問題,提高政治復習的有效性》(《九江教育科學研究》2014年第4期)
《甘棠論學》(《九江日報》2014年10月13日)
《獻給青春的紫羅蘭》(《九江日報》2014年11月28日)
《研究命題立意,加強學科能力陪養》(《九江教育科學研究》2014年第11期)
《合作讓夢飛翔》(《九江日報》2015年4月10日)
《紫藤的堅守》(《九江日報》2015年4月24日)
《命運之公交車》(《九江日報》2015年5月15日)
《正視問題,有效應對》(《九江教育科學研究》2015年第4期)
獲獎論文、課件:
《例說高中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獲思想政治教師優秀論文一等獎。(2008年,中國教育學會中學德育專業委員會)
《價格變動的影響》獲江西省高中政治課教學課件一等獎。(2009年,江西省教研室)
《現代教育的歷史鏡鑒》獲第八屆“江西省中小學教育教學科研論文”二等獎。(2010年,江西省課題基地辦)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獲江西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課件一等獎(2011年,江西省教研室)
《充分利用學生的文史知識,增強政治課堂的說服力》獲江西省“教學改革典型案例”一等獎。(2012年,江西省教研室)
主(參)編出版物:
《高考復習寶典——政治》(副主編,北京出版社,2003年)
《高中思想政治總復習指導》(參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高中政治閱讀》(參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高考政治新評價》(副主編,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
《高中新課程經濟學常識模塊達標訓練》(主編,江西教育出版社,2010年)
《領航新課標—思想政治》(必修1)(主編,江西教育出版社,2010年)
《領航新課標—思想政治》(必修3)(主編,江西教育出版社,2010年)
《領航新課標—思想政治》(必修2)(主編,江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
《領航新課標—思想政治》(必修4)(主編,江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
《普通高中新課程思想政治學科教學實施指導與典型案例》(副主編,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年)
省市公開講座:
《高考復習值得注意的幾個熱點問題》(2000年,江西省高考復習研討會)
《高考命題走勢分析》(2003年,江西省高考復習研討會)
《高考解題思路分析》(2004年,江西省高考復習研討會)
《我和我周圍的世界》(2006年,省高中政治學科年會)
《2007年高考復習策略》(2007年,九江市高考復習研討會)
《2008年二模政治試題分析》(2008年,九江市高考復習研討會)
《迎接首次新課改政治高考的“三步曲” 》(2011年,江西省高考復習研討會)
《2012年高考熱點分析》(2012年,上饒市高考復習研討會)
《從2012年文綜試題看2013年政治復習備考》(2013年,江西省高考復習研討會)
《怎樣做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師》(2013年,贛州市高中青年教師培訓班)
《高三政治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對策》(2014年,九江市高考復習研討會)
版權所有: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學
地址:九江市濱湖路1號 郵編:332000 電話:0792-8238623 8238625
傳真:0792-8238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