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李恂生,全國優秀教師,語文特級教師,中共黨員,本科學歷。1980年12月到九江一中執教,歷任年級組長、教導處副主任、政教處主任、副校長、校黨總支委員。有13篇(次)論文(著)在省級以上發表或獲獎;有22篇(次)教育教學論文、文學作品、電視專題片腳本在市級報刊上發表、獲學術論文等級獎或拍成電視片;3萬余字的試題編寫、高考評析文章分別由4個出版成書出版發行;經常參加全市高考模擬題、期末考試試卷出題工作。任《九江一中學報》副主編,《九江一中報》主編,每期都有文章或被指導學生的文章,計2萬余字。2005.4榮獲江西省特級教師稱號,2004.4榮獲九江市優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稱號,2000.9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1993.9榮獲江西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1986.9榮獲九江市優秀人民教師稱號;1990.12榮獲江西省“七五建設出成果作貢獻活動”三等獎,1991.11由省教委頒發全省第二屆中小學藝術合唱節優秀教師證書,1996.4榮獲潯陽區維護社會治安見義勇為先進人物稱號;自1984年入黨至今連年被評為市教育系統或學校優秀黨員。歷任九江市教育系列中級、高級職稱評審組成員、語文學科評審組副組長、組長,大文科組組長;現任市中學語文研究會副理事長,學術委員會主任,省教育史專業委員會成員,市文聯會員,2000年受聘為江西師大漢語言文學教學法兼職指導教師,曾任省青聯委員,市青聯常委。
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治學
——李恂生同志先進事跡簡介
李恂生,全國優秀教師,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江西省語文特級教師。1980年12月分配到九江一中,一直執教高中語文,歷任年級組長、教導處副主任、政教處主任,現任副校長,主管全校教學工作?!疤锰谜鋈?,踏踏實實治學”是他從教31年的真實寫照,也是他良好教師形象的有力說明。
一、教師,是他終生摯愛的職業
李恂生老師熱愛教育事業,為人誠懇,胸懷豁達,具有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握教育規律,具有開創精神。對工作有火一般熱情,精神昂揚風發。他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多次放棄調往外地或到大學任教的機會,安心中學教育。他清廉從教,不受金錢風、享樂觀的影響,一心撲在工作上,很少顧及自己與家庭。為了學生,他心系之,魂繞之,舍得花畢生的精力和心血。
他前后擔任了12年班主任工作,兼任了6年年級組長,1987年至1998年一直主持全校德育工作。在此期間,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省德育示范學校、全國紅旗團委、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2次)、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先進學校、省優秀重點中學、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對此他作了不懈的努力。能以自己廣博的胸懷去擁抱每一位學生,對他們以誠相待、一視同仁,學生愿意聽他上課,愿意向他傾訴心聲。他經常從經濟上接濟學生,從生活上、思想上幫助他們,曾資助家庭困難學生熊、陶(1987屆)、汪(1996屆),現正在資助高二(17)班學生葉。他特別注重研究學生心理,針對不同類型、不同齡段學生的特點,救長補失,因勢利導。經常下到班級、寢室與學生促膝談心,鼓勵優秀學生,幫助后進學生,注意發現問題,尋找教育的契機,積極尋求家長配合。他所帶班級班風淳正,學風濃厚,學生精神風貌好,發展后勁足。2001年9月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1993年9月獲江西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1996年4月獲潯陽區維護社會治安見義勇為先進人物稱號,自1984年入黨,年年被評為市教育系統或學校優秀黨員。
二、課堂,是他激情飛揚的地方
他熱愛學生,熱愛課堂。1984年以來,一直超負荷工作,除繁忙的行政工作外,帶2個班語文,每周課時10節。治學嚴謹,業務精湛,有很強的教學組織能力,教學風格鮮明,一直深受歡迎,近三年學生評教滿意率達100%,其中最滿意率達90%。能掌握語文學科發展動態,多次在市語文教研會和高考分析研討會上作專題發言。教學效果持續優異,所帶9屆高三16個班的高考語文成績,每一屆都遠遠超過省市均分,名列九江市前茅(近7年來九江一中高考語文成績穩居全市重點中學第一);所蹲點的1999屆高三年級考取清華大學5人,北京大學2人,大學錄取達365人,使本校錄取北大、清華人數第一次達到7人/年;2002年高考600分以上尖子87人,錄取清華、北大8人,大學錄取400余人;所輔導的學生有40余人次在各級作文競賽、閱讀競賽、論文評比中獲獎或在報刊上發表文章。1986年9月獲市教育局首屆青年教師“一堂好課”優秀獎,多次為來校參觀訪問的省內外同行上觀摩課。
能以研究狀態從事教學,以教育學、心理學和語文教學理論指導實踐,努力探索在現代化形勢下語文教學的新路子,把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良好的治學習慣當作重要任務,在開發學生智能和主體意識方面下實在功夫。他把學生看成是鮮活的生命個性,而不是知識的容器,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安排不同課型,用引導法、討論法、自學法進行教學,注重用自身的語言和思維魅力及人文底蘊吸引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對語文探索的熱情。他率先開創了“小先生課”,指導學生登臺講課,從大語文觀出發,指導學生自編作文集,積極鼓勵和指導學生參加學校各類活動和研究性學習,開拓了學生的視野,鍛煉了他們的能力。除上好國家課程外,還自編校本課教材:《詩詞格律》、《杜甫詩選講》、《<雷雨>和外國戲劇》。在教改活動中,積極參與制定和實施1996年本校的“自主學習,和諧發展”的課程改革方案,這一方案與1997年開始的國家兩省一市的“新課程改革方案”不謀而合,在第一輪新課程改革中,學校獲得了教育部“兩省一市新課程改革先進單位”稱號,其經驗得到了省內外前來學習同行的廣泛好評?,F任九江市中學語文研究會副理事長、學術委員會主任,被市教育局評為2003年度學會先進工作者。
能有效地組織學校教學工作,注重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隊伍。主持并組織引進、使用、評價教師工作,狠抓教學常規,每學期聽課30多節,能發表自己的見解;經常與教師談心,著重培養青年教師,毫無保留地傳授教學經驗,接受他們聽課,解答他們的疑難問題;任兩位青年教師的導師,目前這兩位教師發展情況良好,逐漸成為教育教學的行家里手。
三、做學者型的教師,是他的追求
李恂生老師倡導并實踐“營造書香校園”、“科研興?!?、“做學者型教師”的治校辦學主張,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對本專業知識理論有深入的研究,大量閱讀了教育學、心理學、政治學、文學、史學、管理學等方面的書籍,能較熟練地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具有較深厚的理論素養和人文底蘊。
曾承擔市教研室“學生學法研究”課題實驗,正在進行學?!皩W生閱讀能力培養”課題實驗?!吨匦聞撛斓乃囆g天地—談詩歌鑒賞》多媒體課件獲市電教館課件評比二等獎。積極參加“江西省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課題實踐,該課題在1996年本校實施課改的基礎上,2000年11月由省教育廳確定,胡振鵬副省長、王占銘副廳長親自到校掛牌。在這一省級課題研究中起到了促進、組織和領導作用,并從2002年9月起擔任課題組副組長;他開辟了《詩詞格律》等3個專題講座,評價“優秀”。九江一中“江西省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課題被評為江西省優秀課題,省教學研究實驗基地工作領導小組給予了高度好評,2004年11月在九江一中召開現場經驗交流會,全省300多位校長和教育專家參加了會議,省教育廳教研室《教學研究與實驗》(2004年第2期,總第10期)專輯介紹了這一課題的實驗情況和經驗。同時還任本?!秾W生網站建設與高中生創新精神培養》這一國家級課題的副組長。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李大釗先生的話時刻激勵著李恂生老師,他不斷鉆研理論,積極撰寫教育教學理論文章,省級文章有:
1.《語文學習面面觀》(語文教學論著,24個專題,14萬余字,合著),江西高校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新華書店發行1.5萬冊;
2.《說“比”》(論文,獨著),《黃石電視大學報》1990.1.2期,蘇浙贛三省十六校語文教學研究會第七次年會(1990.7)乙等獎,《九江師專學報》2001年第3期,市第四屆中學語文教師四項能力競賽教學論文評比一等獎(2001.3),市教育學會優秀論文二等獎(2002.3),載《濂溪風》2002.6作家出版社出版;
3.《以〈吶喊?自序〉為綱,提挈魯迅小說教學》(論文,獨著),《九江師專學報》1996年第4期,市語文教研成果二等獎(1992.3);
4.《優化學生主體意識發展的德育環境》(論文,獨著),2000.6《中國教育報》“素質教育:中國教育的希望”征文評選二等獎,2000.8長城出版社《素質教育:中國教育的希望》叢書刊載,2000.12九江市學校德育研究會論文評比中學組一等獎;
5.《濂溪風骨,香遠益清》(論文,獨著),2000.10江西省教育學會教育史研究年會論文一等獎,載2000年第1期《九江教育》,載《濂溪風》2002.6作家出版社出版;
6.《百年樹人,世紀輝煌——九江一中百年》(電視專題片20分鐘,總策劃,合作撰稿),江西省電視臺拍攝并制成VCD碟片0.5萬盤,2002.10.8衛視播出;
7.《營造和諧融洽的家庭氛圍》(論文,獨著),2002年11月20日江西省心理學會、社會心理學會學術論文三等獎,九江市學校德育工作論文中學組二等獎,載《九江教育》2003第1期;
8.《試談﹤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語言的個性化》,《九江師專學報》2004年第3期,《江西省九江一中學報》第11期2003年10月;
有22篇(次)教育教學論文、文學作品、電視專題片腳本在市級報刊上發表、獲學術論文等級獎或拍成電視片;3萬余字的試題編寫、高考評析文章成書出版發行。分別是:《高中語文基本課文知識運用》(參編),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文言文語段閱讀思維訓練》(參編),蘇州大學出版社(1993.1);《現代文語段閱讀思維訓練》(參編),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3.11);《高考作文35年》(參編)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8.4);1990-1996年期間參加全市高考模擬題、期末考試卷出題工作(市教研室組織);任《九江一中學報》副主編,共出學報13期,每期都有文章,計4萬余字。
四、他是我們公認的好老師
李恂生老師的工作得到了組織的信賴,同行的公認和學生及社會的敬重。2001.9榮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國家人事部);1993.9榮獲江西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省教委、人事廳);1986.9榮獲九江市優秀人民教師稱號(九江市委、市政府);1990.12榮獲江西省“七五建設出成果作貢獻活動”三等獎(團省委、省青聯);1991.11榮獲全省第二屆中小學藝術合唱節優秀教師稱號(省教委);2004.3被評為九江市優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由九江市委、市政府表彰;2004年9月被評為江西省語文特級教師,由江西省人民政府表彰。
他在九江市教育界有較高聲譽,歷任九江市教育系列中級職稱評審組成員,語文學科評審組副組長、組長;2000年、2001年任市教育系列高級教師職稱評委會委員,破格評審組成員,大文科組(語、政、英、美、音)評審組組長;2001年6月任九江市首屆優秀園丁工程專家評委,武寧、修水、瑞昌評審組組長;2002年11月任九江市第二屆中小學校長賽課和首屆青年教師教學能手大獎賽專家評委;2003年8月受南昌縣委、縣政府之邀,任蓮塘二中校長選聘會評委;2003年11月任九江市教育系列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評委,破格答辯組組長?,F任市中學語文研究會副理事長,學術委員會主任,市教育學會常務理事,省教育史專業委員會成員,市文聯會員,2000年受聘為江西師大漢語言文學教學法兼職指導教師。曾任省青聯委員,市青聯常委。
論文?論著?作品
※?《把青春奪回來—小說〈命運〉的討論》,《安徽文藝》1978年第7期;
※?《靜靜的林蔭道》(散文),《九江師專作文選》1979年4月;
※?《略談〈百合花〉的幾個細節描寫》,《語文教研》1981年第2期;
※?《鄭彤同學高考奪魁》、《我市第一名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大學生》、《考場外的答卷》等3篇通訊,載《贛北教育》1984年第1期;
※?《按教育規律辦事從嚴治?!?,《九江日報》1986年8月29日;
※?《走出校門看改革》,《九江日報》1989年11月1日;
※?《說“比”》(論文,獨著),《黃石電視大學報》1990年1.2期,蘇浙贛三省十六校語文教學研究會第七次年會(1990.7)乙等獎,《九江師專學報》2001年第3期,市第四屆中學語文教師四項能力競賽教學論文評比一等獎(2001.3),市教育學會優秀論文二等獎(2002.3),載《濂溪風》,2002年6月作家出版社;
※?《讓歌聲回蕩在校園》,《贛北教育》1991年第4期;
※?《語文學習面面觀》(語文教學論著,24個專題,14萬余字,合著),江西高校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新華書店發行1.5萬冊;
※?《淺談學生邏輯思維的指導》,獲1993年市中語會年會論文三等獎;
※?《優化學生主體意識發展的德育環境》(論文,獨著),2000年6月《中國教育報》“素質教育:中國教育的希望”征文評選二等獎,2000年8月長城出版社《素質教育:中國教育的希望》叢書刊載,2000年12月九江市學校德育研究會論文評比中學組一等獎;
※?《動員各方力量,大辦學校體育》,1994年3月市教育學會論文三等獎;
※?《春風化雨點滴歸心》,《九江日報》1994年10月26日;
※?《群策群力,昂揚進取,開創學校體育工作新格局》,《贛北教育》1994年第3期;
※?《一個富有創造的空間》,《九江日報》1995年11月26日;
※?《以〈吶喊?自序〉為綱,提挈魯迅小說教學》(論文,獨著),《九江師專學報》1996年第4期,市語文教研成果二等獎(1992.3);
※?《將學校教育向校外延伸》,《九江日報》1996年1月24日
※?《七律?題馬當要塞》,《九江日報》1996年11月2日;
※?《哦,班會》,獲市教育學會1996年度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
※?《發揮德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大作用》,《贛北教育》1997年第3期;
※?《新星從這里升起—江西九江一中巡禮》,(電視專題片20分鐘,合作)1997年6月九江有線電視臺攝制;
※?《那年,你才十六歲》(散文詩),《九江日報》1997年6月26日;
※?《犟崽》(散文),《九江日報》1998年4月19日;
※?《走向高考,走向成功》,九江人民廣播電臺1999年5月26日專題講座(1小時);
※?《濂溪風骨,香遠益清》(論文,獨著),2000年10月江西省教育學會教育史研究年會論文一等獎,2000年第1期《九江教育》,載《濂溪風》,2002.6作家出版社出版,登載于2007年8月30日九江日報B4版;
※?《一個并不成功的教學藝術鏡頭》,《江西省九江一中學報》第1期1999年5月;
※?《有識有筆—黃祖洽中學時代作文賞析》,《江西省九江一中學報》第2期1999年11月,《九江教育》2005年第6期;
※?《從神話到人話》,《江西省九江一中學報》第3期2000年5月;
※?《自主學習,和諧發展,高揚現代教育的旋律》,《江西省九江一中學報》第4期2000年10月;
※?《在善人與惡徒之間—狄更斯人道主義思想淺析》,《江西省九江一中學報》第6期2001年4月;
※?《晨光中學加緊建設,確保今年順利招生》,《九江日報》2001年4月18日
※?《人生贈語》,《江西省九江一中學報》第8期2002年5月;
※?《一腔熱血,一懷深情》,《為了祖國的明天》(九江市優秀教師事跡專集),九江市教育局編(贛新出內準字第3386號),2002年9月10日;
※?《百年人物志》(九江一中百年校慶叢書,主編),刊印2500冊,2002年9月;
※?《九江一中校友錄(1902—2002)》(九江一中百年校慶叢書,編委)刊印5000冊,2002年9月;
※?《百年樹人,世紀輝煌——九江一中百年》(電視專題片20分鐘,總策劃,合作撰稿),江西省電視臺拍攝并制成VCD碟片2500盤,2002年10月8日江西衛視播出,2004年12月獲首屆全國中小學校園電視和優秀節目評比金獎(中國教育電視協會);
※?《營造和諧融洽的家庭氛圍》(論文,獨著),2002年11月20日江西省心理學會、社會心理學會學術論文三等獎,九江市學校德育工作論文中學組二等獎并載《2001—2002年度論文集》,《九江教育》2003年第1期,《江西省九江一中學報》第7期2001年10月;
※?《堅定信心,決戰高考—與高三學生談心》,《江西省九江一中學報》第10期2003年5月;
※?《試談﹤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語言的個性化》,《九江師專學報》2004年第3期,《江西省九江一中學報》第11期2003年10月;
※?《讓學生進入語文的動感地帶》,九江市教育學會學術論文三等獎,《江西省九江一中學報》第12期2003年12月;
※?《修身立德,尚學敬業—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月讀書心得報告》,《江西省九江一中學報》第13期2004年4月;
※?《“古老土地上的年輕國家”一瞥—訪澳日記》,《江西省九江一中學報》第14期2004年9月;
※?《精心組織考試,自主擇優錄取—九江一中首屆省級理科實驗班暨農村班招生工作回顧及思考》,《江西省九江一中學報》第15期2004年12月;
※?《在九江一中建校103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九江一中報》2005年11月15日
※?《九江一中分層次教學ABC》,《潯陽晚報》2005年9月5日,《九江一中學報》2005年9月第17期;
※?《九江一中:2005年回眸》,《潯陽晚報》2005年12月30日;
※?《甘棠柳?序》(學生詩歌專輯),2006年1月。
試題編寫?高考評析文章
※?《高中語文基本課文知識運用》(參編),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
※?《文言文語段閱讀思維訓練》(參編),蘇州大學出版社(1993.1);
※?《現代文語段閱讀思維訓練》(參編),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3.10)※?《高考作文35年》(參編),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8.4);
※?1990 —1996年期間參加全市高考模擬題、期末考試卷出題工作(市教研室組織)。
李恂生與1943屆校友黃祖洽院士在一起
李恂生與1966屆校友副省長胡振鵬在一起
李恂生與中國人大校長紀寶成在一起
李恂生與南京大學校長陳駿在一起
版權所有: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學
地址:九江市濱湖路1號 郵編:332000 電話:0792-8238623 8238625
傳真:0792-8238623